“岂知天上拙人多”的出处是哪里
“岂知天上拙人多”出自宋代李覯的《七夕二首》。
“岂知天上拙人多”全诗
《七夕二首》
宋代 李覯
无奈家家乞巧何,岂知天上拙人多。
唤他乌鹊辛勤杀,才得扶舁渡浅河。
《七夕二首》李覯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七夕二首》是宋代李覯创作的诗词,表达了对七夕传统乞巧的无奈和对天上织女辛勤努力的赞美。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七夕二首
无奈家家乞巧何,岂知天上拙人多。
唤他乌鹊辛勤杀,才得扶舁渡浅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七夕节时人们乞巧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天上织女辛勤努力的敬佩和对人间乞巧活动的无奈之情。作者以此表达了对传统乞巧活动的思考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七夕乞巧活动的思考和感慨。首句\"无奈家家乞巧何,岂知天上拙人多\"表达了作者对人间乞巧活动的无奈之情。诗句中的\"无奈\"一词体现了作者对于这种传统活动的无可奈何,他很难理解为什么人们要在地上乞巧,而不是向天上的织女学习。
接下来的两句\"唤他乌鹊辛勤杀,才得扶舁渡浅河\"则赞美了天上织女的辛勤努力。\"唤他乌鹊\"指的是织女们唤来乌鹊辅助她们完成织布工作。诗中的\"辛勤\"一词表达了织女们为了完成工作而付出的努力。\"扶舁渡浅河\"形象地描绘了织女们在天河上努力渡过浅浅的河流,表达了她们在天上织作时的辛勤与艰辛。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天上织女的巧妙和努力与人间乞巧的困扰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于劳动人民辛勤努力的赞美和对人间活动的思考。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和对传统活动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在七夕节的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深意,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劳动的敬仰和对人间活动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