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外石榴”的出处是哪里
"墙外石榴"的出处是哪里?
“墙外石榴”出自宋代诗人王之道的《江城子(和彦时兄)》。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石榴花的鲜艳,还暗含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为什么古人喜欢用“石榴”来比喻?
“石榴”在古诗中常被用来象征热情、富贵,甚至还有“多子多福”的寓意。比如,王之道在这里用“墙外石榴,花放两三枝”来形容石榴花的艳丽,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如何更深入理解这首诗?
王之道的这首《江城子》是一首和诗,他在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特别是最后一句“浊酒一杯从径醉,家纵远,梦中归”,充满了淡淡的乡愁。
如果想更深入理解这首诗,可以结合王之道的生平来看。他一生坎坷,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但始终保持着正直的品格。他的诗风也因此显得真实而有深度。
“墙外石榴”出自宋代王之道的《江城子(和彦时兄)》。
“墙外石榴”全诗
《江城子(和彦时兄)》
宋代 王之道
新篁初上箨龙陂。
绿阴稀。
绿阴稀。
墙外石榴,花放两三枝。
裙褶绛纱还半皱,追往事,惜佳期。
流莺娇婉燕双飞。
雨晴时。
雨晴时。
卢橘攒金,梅子更红肥。
浊酒一杯从径醉,家纵远,梦中归。
作者简介(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