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可怜寒食梨花夜”的出处是哪里

“可怜寒食梨花夜”的出处是哪里

“可怜寒食梨花夜”的出处是哪里

“可怜寒食梨花夜”出自明代沈宪英的《哭昭齐姊》。

“可怜寒食梨花夜”全诗

《哭昭齐姊》

明代 沈宪英

云散遥天锁碧岑,人间无路月沉沉。

可怜寒食梨花夜,依旧春风小院深。

《哭昭齐姊》沈宪英 翻译、赏析和诗意

《哭昭齐姊》是明代诗人沈宪英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散遥天锁碧岑,

人间无路月沉沉。

可怜寒食梨花夜,

依旧春风小院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已故的昭齐姊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思念之情。

赏析:

首句“云散遥天锁碧岑”,以自然景物的描写作为开篇,描绘了天空中云彩散去,月亮被锁在青山之中的景象。这种景观的描写与作者内心的痛苦情感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接着,诗句“人间无路月沉沉”进一步加强了作者的孤寂感和无奈感。这里的“人间无路”意味着作者在现实世界中已经找不到与昭齐姊相聚的途径,而“月沉沉”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阴郁和沉重。

第三句“可怜寒食梨花夜”,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而梨花则是寒食时节常见的花卉。这一句诗将作者的哀思与特定的节日和花卉联系在一起,更加突出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最后一句“依旧春风小院深”,通过描写春风和小院,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作者仍然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心存留恋。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示了沈宪英的才华和感人之处。